猝死只在一瞬间? 医生:部分猝死有前兆 抓紧1小时自救
时间:2025-04-29 11:36:58来源:羊城晚报
日前,某知名互联网教培企业被曝“一员工猝死在公司”。引发大众关注。4月25日,该教培机构回应:当日员工所在团队没有安排加班,已成立专项工作组处理该事件。目前,当地人社部门已介入调查。

猝死只发生在一瞬间?经历超负荷加班后,一次补休能恢复吗?心内专家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提醒,有些猝死有前兆,若发现相关症状要千万警惕。专家提醒,长期超负荷加班会对身体造成系统影响,补休也未必能恢复;呼吁应提高职场健康管理水平,让奋斗向上与身心健康互为助力,形成良性循环。

“猝死这个词,让很多人以为猝死只是发生在一瞬间。其实,有部分猝死是有前兆的。”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孙硕提醒,尽管多数情况下猝死难以预测,但临床上发现,部分猝死发生前,身体可能通过一系列预警信号发出“求救”,尤其是心源性猝死。其中涉及心血管、呼吸、神经等多个系统,及时识别积极干预,有可能成为挽救生命的关键。

而对于肺源性猝死,很多人常看到久坐不动尤其是长途飞机后引发肺栓塞致死的新闻,孙硕提醒,一般这类肺源性猝死人群往往会有基础危险因素,例如肥胖、抽烟、久坐、癌症、孕妇、长期使用激素或避孕药等。因此从生活方式上提前管理非常重要。

身体经历超负荷加班后,会发生什么?一次补休就能恢复吗?对此孙硕表示,若连续加班,持续熬夜、高压、超负荷工作,给身体带来的是系统性伤害,一次或短期补休,并不能完全恢复。因此规律作息、劳逸结合才是正确而重要的做法。

例如连续高负荷加班后,人体的血管会受到损伤,增加心梗等风险;长期熬夜、过度劳累、高压力等,会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,增加心脏负荷;吸烟、酗酒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,诱发心律失常等。

孙硕提醒大众,尽早干预,积极预防猝死发生:首先,要从良好的生活规律、健康的饮食习惯等入手,避免熬夜、过度劳累和持续高压;其次,要重视定期体检,及时发现是否有基础疾病和相关家族史;第三,若有不适症状,要及时就医,而不是觉得自己年轻硬扛,争取在意外发生前及时自救。最后,呼吁提高职场健康管理水平,让奋斗向上与身心健康互为助力,形成良性循环。

标签:

  • 上一篇文章: 金饰克价4天跌近50元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最后一页
  • 最新
  • 猝死只在一瞬间? 医生:部分猝死有前兆 抓紧1小时自救

    日前,某知名互联网教培企业被曝一员工猝死在公司。引发大众关注。4

  • 金饰克价4天跌近50元

    北京时间7日早盘,现货黄金和COMEX黄金均一度跌破3000美元关口。其

  • 多地探索创新路径 推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

    拥有超大规模且极具增长潜力的市场,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和应对变

  • 今年浙江越城将建57个起降场 古城拥抱低空“机”遇

   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将开工建设7个大中起降场和50个小微起降场,总投

  • 投资哪些企业较为合适?投资回报率是什么意思?

    投资哪些企业较为合适?科技型企业往往具有较大的投资吸引力。随着数

  • 公司被强制注销登记后的债权债务关系,将有明确规定

    近日,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《关于实施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〉强制

  • 吉林雪季密集举行高水平赛事 展现独特冰雪魅力

    全国大学生滑雪挑战赛总决赛6日在吉林松花湖滑雪场举行,这也是吉林

  • 重庆取消中心城区原已纳入两年限售范围住房的再交易管理

    重庆市住建委8日在官网发布通知称,从2025年2月8日起,取消中心城区

  • 2800名演员参与青海西宁优秀社火集中巡游

    2月7日,农历正月初十,祥蛇纳福至·雪豹携瑞来西宁市优秀社火集中

  • 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《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》

    中新网1月3日电 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消息,为落实《十四五工业绿

  • 淮安:降温催热“暖经济”

    气温下降催热暖经济。近期,我市火锅店生意红火,保暖衣物、取暖器

  • 申梓煜:从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走向基层就业卓越

    近日,教育部学生司转发了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发布《关于2023-2024年

  • 共筑荣县大佛石窟保护新未来 四川自贡荣县举行大佛石窟保护利用学术研讨交流活动

    11月2日,四川省自贡市荣县举行大佛石窟保护利用学术研讨交流活动。

  •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合奇县发生5.3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_环球热点

    中新网10月17日电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官方微博消息,中国地震台网

  • 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广东金融助力粤字号“土特产”焕发活力

    中新网广州9月19日电 (蔡敏婕 何凤珍)土特产发展潜力巨大。近年来

  • ​驻马店市驿城区南海街道南海社区:安全隐患常排查 擦亮“平安法治星”_热议

    为了切实做好危房安全隐患的排查,保障辖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,助力社区

  • 旅游
    • 铁路12306旅客信息服务功能升级

    • 2023年了,智能手表成“刚需”了吗

    • 和王毅通电话后,伊朗风向变了,拒绝与美和谈,向美发出追债要求

    • 外媒:日本全国渔业协会联合会坚持反对核污染水排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