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在南充众多的非遗项目中,川北大木偶、川北灯戏知名度颇高,均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为解决人才传承危机,为南充非遗注入新鲜血液,确保这两项“国字号”非遗薪火相传,市级部门与大中专院校开始寻求新的路径,2016年以来,相继在四川省服装艺术学校、南充职业技术学院设立川剧、川北大木偶“非遗传习班”,面向全省招生。在学习过程中,这些学员有的天资聪颖、有的勤奋努力,他们或经历挫折、或登上央视舞台、或活跃在省市舞台上独当一面,南充非遗传习班培育后备力量的模式取得了成功。
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。本片将镜头对准非遗传承的背后,讲述在非遗传承过程中这些“守艺人”们那些不为人知的岁月。今年,学艺5年的川北大木偶传习班学生,为了站上成都大运会的舞台全力以赴;经过6年多的寒暑苦练,首批川剧传习班的学生们毕业进入南充市川剧团,以边学、边演的形式传承非遗。在古城阆中,研学的孩子们走进了王皮影博物馆……这些小切口的展示,让非遗背后的故事让更多人熟知,也让幕后走到台前,让更多观众来关注非遗传承,共同保护非遗文化。
标签: